日博365娱乐场
今天是:
 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夹
首 页
人大概览 代表大会会议 常委会会议 主任会议 重要发布 立法工作 监督广角 选举任免 代表工作 自身建设 市县人大
代表履职服务平台 网上代表联络站 电子邮箱 专题集锦 人大视听 意见征集 备案文件公开 
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媒体关注
千余小城镇开展“卫生大扫除”
我省小城镇整治首场百日攻坚战结束
发布时间:2017-03-01 13:45:00

  翻开我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书,核心任务始终围绕“一加强、三整治”。加强规划设计引领,整治环境卫生、整治城镇秩序、整治乡容镇貌,这些重点内容,为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指明了方向。

  2月20日,小城镇整治的第一场攻坚战——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,已经落下帷幕。该行动在全省1191个小城镇,掀起了一场热火朝天的全民“卫生大扫除”。

  日前,记者多次走访全省各地。在面临时间紧、任务重、难度高的挑战下,许多地市积极落实有效措施,小城镇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。但同时,记者调查发现,不少地方在整治过程中,仍遇到了政策、资金、技术、监管等一系列难题。

  如何攻坚克难?各地沉下心来冷静思考,要彻底整治好环境卫生问题,更要与小城镇落后的基础设施、陈旧的管理方式作斗争。他们从源头治理入手,破制度藩篱、建配套设施、管长效巩固,百日攻坚,为的是长治。

  从来没有这么大干过——乡镇是主体 群众是主力

  小城镇整治的首场攻坚行动,从2016年11月11日至今年2月20日止,已持续整整100天。

  环境卫生脏乱差,整治到底难在哪?为精准找到痛点,省整治办卫生创建组曾多次深入各地调研。一些乡镇环卫基础设施差、镇区交通拥堵、绿化零星杂乱等场景,深刻地留在副组长王晓峰的脑海中。

  “作为小城镇整治打响的第一枪,首场环境卫生整治有决定性意义。”他说,近几年城镇化进程加快,一些地方却没有跟上步伐,环境卫生问题突出,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,“只有做到不脏乱差,才有谈可持续发展的可能。”

  他们走街串巷,到乡镇了解情况,和农户广泛交谈。最终,背街小巷、集贸市场、车站、码头、城中村、城乡接合部等区域,被确定为此次重点整治范围。

  “从来没有这么大干过。”在基层走访时,许多居民告诉记者,在乡镇,镇村干部带着袖章,拿着扫帚,一户户奔走,发动老百姓共同参与;各地群众纷纷走出家门,扫楼道、擦灰尘、整理庭院、撕小广告,干得热火朝天。

  整治场面有多大?“在全省小城镇范围内,还没进行过这么大规模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。”王晓峰说:“用轰轰烈烈来形容,一点都不为过。”

 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。通过整治,小城镇面貌有了很大改变。大多数乡镇已初步实现了无裸露垃圾、无乱堆乱放、无乱搭乱建、无乱贴乱画等脏乱差现象,达到了预期效果。

  一把扫帚扫到底,各地的成绩让人惊喜。金华组织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活动216次,清理垃圾及废旧物品54320吨;嘉兴整治乱堆放区域3.8万平方米、乱堆物600处、乱张贴涂写700余处;绍兴累计整治小城镇环境卫生问题17286个;舟山梳理上千条背街小巷,清除四害孳生地7534处,清除鼠迹3895处,清除小型积水15597处。

  比起数字,更可贵的改变,在于人心。家住嘉兴王店镇的朱阿姨,经常领到镇里下发的垃圾袋、垃圾桶和环保袋,如今她已养成自觉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;长兴县的孩子们组成“少年城管”小分队,沿街劝导不文明行为,不仅自己从小培养环保意识,并对家长们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  首场攻坚战,目标主要放在三个方面:整治重点区域卫生、整治道路及河道沟渠环境、开展健康文化传播。而王晓峰更看重的,是健康文化的传播。“洁净美化小城镇,乡镇是整治主体,群众是主力军。”他说,“如何让广大群众深度参与整治工作,是乡镇干部们要时常思考的问题。”

  攻克脏乱差的顽疾——创新模式 标本兼治

  热闹过后,更多人开始沉下心,冷静思考: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,就这么简单?

  “这并不只是一场环境卫生整治。”王晓峰一针见血地指出,“扫一条街、清一个楼道并不难,难的是如何解决小城镇脏乱差的根源。”

  在整治过程中,许多地方遇到了一个共性难题:小城镇菜场及其周边区域,成为脏乱差的重灾区,给环境卫生整治带来了大麻烦。

  小菜场,反映的却是大民生。比如有的地方对菜场进行改造,却没有考虑到配套问题,周边没有停车场,势必导致停车难、道乱占、卫生差等问题。

  人们在实践中渐渐明白,要彻底攻克小城镇环境卫生顽疾,更在于如何补短板,是要与小城镇落后的基础设施、陈旧的管理方式作斗争。这种改造提升,必须要有规划、有方向。

  针对这一痛点,一些地方规划先行,对老旧菜场进行全面改造,有的原地重建,有的内外改造,还有的迁址新建。改造后的菜场,变为现代化农贸市场,合理设置了停车位。地不湿、无异味、多功能,这些居民们一直期待的改变,终于得到了满足。

  在部分乡镇面临资金不足困境的江山市,一些整治项目推进缓慢。江山创新引入“建设—经营—转让”的“BOT”模式,由政府推出熟地,设定地块出让条件,通过公开招投标,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整治项目建设。建成后,部分楼层以成本价转让给政府,其余则由开发商自行经营销售。5个新建的农贸市场,共为当地节省了一次性投入资金5000万元。

  “这在过去,根本想象不到。”江山市整治办副主任郑建勇说,高效利用资金,已成为当地助推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的重要载体。

  省整治办有关负责人认为,该模式可以在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小城镇推广,进一步发挥作用,借社会力量进行小城镇整治,是“四两拨千斤”。

  此外,记者走访发现,除提升基础设施外,一些地方还在积极寻找对小城镇管理方式上的突破。

  在北仑区,一些菜场外较宽阔的道路上,城管用白线划出了农产品自产自销疏导点。在这里,城管“一对一”结对帮扶摊贩,对流动摊贩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,引导摊贩自律,结束了城管与摊贩间的“猫鼠游戏”。这一方法,使摊贩的环保自觉性得到明显提高,街面垃圾残留率降低了50%以上。

  这些立足实践的尝试,在各地已初显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“这让我们觉得很欣喜。”王晓峰说,不少地方在环境卫生整治中的好做法让人眼前一亮,“对小城镇整治查问题、改不足,起到了很大作用。”

  环境革命受益的是百姓——长效机制 巩固成果

  “如果整治刚完成,又有人占道经营、乱堆杂物或随手丢垃圾,那无论我们怎么整治,都是白费力气。”王晓峰说,百日攻坚行动后,如何长期巩固整治成果,防止脏乱差反弹,是目前各地小城镇面临的最大难题。

  在一些地方,不少痛点被突破后,人们的眼光也放得更长远。

  “深入推进这场‘环境革命’,还要从机制上打破藩篱。”记者在基层走访时,有乡镇干部说,小城镇整治涉及多方面工作,很多问题都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光靠以往的“单兵作战”,整治显然只能停留在表面,“如果没有各部门的联动和群众的支持,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。”

  要打开新局面,只有自内向外的“破”,才能引发蝶变。

  去年底,温岭率先成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委员会,把原来的“小城镇整治”办、“五水共治”办、“三改一拆”办、“多城同创”办、“交通治堵”办等临时机构,整合为一个部门。该市一些乡镇农贸市场的拆违和改建,既属小城镇整治范围,也涉及“三改一拆”内容。在环综委的统筹下,当地向“硬骨头”开刀,相关工作得到快速推进。

  “组合拳”优势尽显。2月24日,温岭16个镇、街道共拆违57.4万平方米,是当地环综委成立以来,力度、范围和影响力最大的一次集中拆违行动。改造提升工程随后跟进,困扰百姓多年的小城镇脏乱差点正在一个个消除。

  机构的统一,便于资源全面、及时到位,使工作无缝对接,大大提高了整治效率。

  而对于扫清监管盲区,上虞区将天地一体全景技术,应用到了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的建立中。近日,无人机、街景采集车等进入当地小城镇,采集地面主干道和空中多点位影像,形成前后对比,建成全景历史数据库。该系统拍下的照片或视频,能呈现三维立体效果,配合电子监控等,不放过一个整治死角。

  机制的有效落地,还需群众的紧密配合。2月27日,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的许多居民来到西北大桥,在一块签名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,承诺“自觉做到不乱扔垃圾、不乱堆乱建、不乱停车、不乱拉线”,做洁净小镇的守护者。

  在集体经济薄弱的青田县祯旺乡,近日迎来了一场美丽基金募捐活动。村民们自发捐款22万余元,建立小城镇环境卫生专用账户,并留出部分资金作为后期保障,形成长效管理体系,实现环境卫生工作常态化、制度化。“村民的保洁意识进一步提高了。”祯旺乡党委书记周江峰说,小城镇全域洁净,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自己。

  今年是我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局之年,探索还将继续。“我们鼓励各地积极推行路长制、街长制等长效机制。”王晓峰说,下一步,全省层面将建立科学、有效的小城镇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机制;各地则要从“管”上下功夫,“如果不提升小城镇的管理水平,不注重标本兼治,整治成果很难巩固。”








来源: 浙江日报 作者:钱祎 韩小芳 许想想 责任编辑:

[关闭窗口]

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办       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信息中心承办
技术支持:杭州飞利信至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    浙ICP备05000002号